正如其名稱所示,
蛋黃磷脂酰甘油(蛋黃)是由蛋黃產生的PG,因此,其脂肪酸是天然的,而這種脂肪酸通過全合成方法很難得到*符合自然存在的產品。所以生物合成是更好的選擇。以蛋黃卵磷脂(萃取)為原料,通過磷脂酶D轉化,可批量生產出與天然成分非常接近的磷脂酰甘油。
從理論上講,蛋黃磷脂酰甘油有三個來源:
1、提取磷脂酰甘油酯(PC)在有機體內自然存在,是一種活性物質,但含量很低,占磷脂總量的1%以下。因此,通過萃取方法獲取天然磷脂酰甘油是非常困難和昂貴的。
2、化學合成。利用化工原料全合成磷脂已廣泛工業化應用,可制得非常純凈的磷脂,一般用來制得磷脂單體。
3、生物合成盡管磷脂酰甘油酯(PG)的生物量很少,而且很難提取,但磷脂酰膽堿(PC)的生物儲量卻很大。例如蛋黃卵磷脂,大豆卵磷脂,市場上容易買到高純度產品。在磷脂酶D的催化下,磷脂酰膽堿PC可通過頭基交換轉化為PG。
磷脂酰甘油(PG)是存在于肺表面活性劑中磷脂酰甘油(PG),基本結構為1位和2位L-甘油-3-磷酸骨架,以酯鍵連接著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而甘油與磷酸形成單酯。作為表面活性劑的物質,其存在于新生兒羊膜中的數量(>0.3)是胎兒肺成熟度的表征。
大約98%的I型細胞和2%的II型細胞分布于肺泡表面,后者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一旦表面活性物質分泌出來,就會立即分布在I型細胞表面,磷脂酰甘油被認為是這一傳遞過程中的重要物質。雖然肺表面活性磷脂含量不到5%,但在早產兒中,缺乏磷脂酰甘油仍是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與缺乏磷脂酰甘油有關。
蛋黃磷脂酰甘油雖然沒有磷脂酰膽堿那樣廣泛地應用于醫藥輔料領域,但由于其*的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在一些關鍵制劑的研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